行业观察
能源转型向绿而行,新型体系加速构建
能源,不仅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,更是推动国民经济稳健前行的关键力量,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习近平总书记曾着重强调: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任务。”自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,我国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,构建起了涵盖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核能、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的多元供应体系,成功跃居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。在此期间,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,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,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。
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,占地广袤的光伏电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8000亩的土地上,70多万块光伏板整齐排列,蔚为壮观。这里创新性地采用了“板上发电,板间种植”的模式,光伏板下种植着苜蓿、沙蒿等防沙植物,实现了发电与治沙的完美结合。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磴口光伏电站副站长安迪森介绍说:“光伏板能够降低风速、减少水分蒸发,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我们通过种植防沙植物和建设百米宽的防护林,使场区植被覆盖率从原本的7%大幅提升至80%左右。”这样一来,不仅有效治理了沙漠,实现了生态增绿,还减少了光伏板的蒙尘,提高了发电效率,可谓一举两得。
从2020年起,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,先后吸引了10余家光伏企业入驻。全部光伏装机建成后,预计可完成生态治理35万亩,年均新增发电量将超过230亿千瓦时,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注入强大动力。
我国风能、太阳能资源丰富,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从辽阔的海上到广袤的陆地,从平坦的平原到高耸的高原,从建筑屋顶到田间地头,随处可见风机迎风转动,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光芒。农光互补、渔光互补、牧光互补等“光伏+”创新模式不断涌现,并得到广泛推广。
能源转型是一场涉及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变革,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。未来,我国能源系统将继续以安全降碳为基础,不断加大非化石能源的供给力度,推动消费侧的节能降碳,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,坚定不移地朝着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。在新的时代征程中,我国能源事业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