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观察
新能源产业发展剖析: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
在全球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,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态势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。当前,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关注浪潮之中。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凭借自身实力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绿色转型贡献着巨大力量。
中国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天然优势与坚定决心。一方面,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、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;另一方面,长期以来,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攻关、不断积累,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已经跃居世界领先地位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,着重强调要加快完善落实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体制机制,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加速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、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。这些要求和部署,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。在新的发展征程中,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,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,持续引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,将这一蓝图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发展图景,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。
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规模优势极为显著。从世界能源版图来看,中国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存在。每日,当太阳升起,中国大地上数以亿计的光伏板便开始接收阳光,将其转化为绿色电力,输送至各个角落。去年5月,参与“走读中国·走进内蒙古”中外记者联合采风体验活动的记者们,在库布其沙漠生态光伏项目施工现场,被一望无际的光伏板所震撼。荷兰广播电视协会记者宗约翰感叹:“在我们国家也有光伏电站,但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、如此壮观的场景。”
相关数据充分印证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发展。从2013年到2023年,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了巨大跨越,从不足1亿千瓦增长至超10亿千瓦,整整扩大了10倍,占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。仅2023年一年,中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就达到2.9亿千瓦,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累计的新能源装机规模。无论是西北的沙漠戈壁、东部的辽阔海域,还是高山峡谷、低地平原,风电和光伏设施遍布全国。截至今年6月底,更是传来重要消息: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了煤电。
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,正不断突破阻碍,向着更高质量发展迈进,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