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观察

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广泛共识,世界各国纷纷作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承诺。实现碳中和主要通过碳替代、碳减排、碳封存、碳循环四种途径,其中碳替代是核心力量,预计到2050年,其对二氧化碳减排量的贡献将达47%。

新能源在碳中和中的地位与作用

2025-07-01 18:13:48

2018年10月,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明确提出“碳中和”目标,旨在将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升高幅度严格控制在1.5℃以内。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,绝大部分源于对化石燃料的消耗。在此背景下,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、削减化石能源使用占比,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,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、达成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。

 

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广泛共识,世界各国纷纷作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承诺。实现碳中和主要通过碳替代、碳减排、碳封存、碳循环四种途径,其中碳替代是核心力量,预计到2050年,其对二氧化碳减排量的贡献将达47%。

 

碳中和进程推动全球能源加速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变,新能源已然成为第三次能源转换的核心。预计2030年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转折点,届时新能源成本将降至与化石能源具有竞争力的水平;2030 - 2050年,新能源将大规模普及应用,碳排放下降速度加快


2050年,全球多数地区和国家有望实现碳中和,新能源将成为能源体系的主体。预计到2100年之前,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将从当前“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新能源四分天下”,转变为“新能源为主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为辅”的新格局。未来,中国也将顺应这一趋势,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从“煤炭为主,石油、天然气、新能源为辅”向“新能源为主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为辅”的跨越。同时,需加快氢能、新材料储能、可控核聚变等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,以新能源为基础实施中国“能源独立”战略,为建设宜居、绿色地球贡献力量。

 

碳中和指组织在一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,通过二氧化碳消除技术实现平衡,即净零二氧化碳排放。其目标是到2030年,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约45%,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,首要任务是将本世纪末全球气候变暖幅度控制在1.5℃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(IRENA)《能源转型2050》报告显示,碳中和将为全球带来2.4%的GDP额外增长,并新增约700万个能源行业就业岗位 。

 

碳中和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,更是保护生态环境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、避免物种灭绝的根本手段。同时,它还能推动能源系统向低碳绿色转型,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